租佃制,一种在封建社会广泛存在的土地使用和农业经营制度。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农户,即佃户耕种,并收取实物或货币作为租金。
作为诞生自旧社会的生产关系,租佃制毫无疑问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形式。
然而随着历史的一声诡异回响,这原本已经消亡的封建制度,在最能代表信息技术革命的互联网行业,复活了。
这次它叫:渠道分成。
分成?吸血!
在我国,租佃制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,在汉代大规模出现,绵延两千五百年,直至解放后被终结。在西方,罗马帝国初期也形成了具备类似性质的制度,隶农制(coloni);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形成后,极具欧洲特色的各式租佃制不断涌现,例如法国北部的métayage,意大利中部的mezzadria,拜占庭的paroikoi 等。
国外的类似名词虽也译作“租佃”或“佃农”,但在制度上有诸多不同,类似用五等爵翻译欧洲爵位,对应关系其实并不准确。
对半均分是很常见的地租率 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记载:“或耕豪民之田,见税什五”;欧洲情况也大致类似,比如mezzadria就有一分为二的意思。至于更残酷的三七、二八甚至一九,也很常见。根据《莱阳市志》,1943年,莱阳县地租率多数为40%,在全国就算比较轻的。
看着这样的分配比例,很难不觉得“苹果税”与“安卓税”颇有点“古风犹存”的意思。
ios平台抽佣30%也算人尽皆知,但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清楚,这种分成机制不是只对付费软件或游戏内购生效,它覆盖所有“基于苹果提供的应用内购买(iap, in-app purchase)服务的app”。
翻译成人话就是,但凡你通过ios支付通道花钱了,苹果就会抽走30%,这也包括绝大部分形式的增值服务(某些情况会降至15%)。
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同一app在苹果和安卓上的订阅服务价格不同,以及很多内容创作者特意强调不要在ios端打赏的原因。
至于安卓,国外通常是统一的30%,特殊情况只低不高。到了国内情况就复杂多了,各手机厂商内置的应用商店、第三方平台,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。
比如华为的应用商店抽成基本在除了教育类应用低10%,各方面基本都与苹果差不多——除了游戏内购是“见税什五”:硬邦邦的50% : 50%。
数字时代的真正地主,是手机厂商
这并非个例。五五开是目前安卓渠道针对游戏这头肥羊的普遍标准,不过和苹果的区别是能谈,关于这一点暂且按下不表。
据说在早期,安卓平台还有渠道拿七,乃至九的离谱案例——哪怕是奴隶制社会发展出来的隶农制,地主最多也就拿九分之八。
要知道,渠道抽成是基于流水的,可不管你的开发成本是多少。这无疑给应用程序开发者,尤其是中小开发者带来了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对开发者而言,即使没有任何额外费用,每1元的成本,在ios上要赚回1.45元才能回本,在安卓上则是2元,难度直接翻倍。现实中,发行商以及各类杂项支出的存在,会让这个难度进一步提高。
依赖数字平台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也一样。想想吧,你打赏了中意的抖音主播100块,有30块直接就进了苹果的口袋,抖音都无权染指。假设主播与抖音五五分账,那实际上双方拿到的也都只比渠道多一点点,考虑到公会之类机构的存在,最后每一方落到手里的可能都比苹果少——但苹果可什么活儿都没干。
当年教会的什一税也只抽十分之一,中世纪早期就被叫黑暗时代了(dark ages),渠道商这挥挥手拿走30%的力度,不得叫“最黑暗时代(the darkest ages)”?
别说是普通从业者,爱奇艺、腾讯视频这些大平台也顶不住这么抽血。
就拿爱奇艺来说,2023年会员服务收入总计203亿,假设其中20%来自ios,哪怕按照最低的15%抽成计算,仅这一个渠道就要被吸走6亿多元,都够爱奇艺再拍两部《仙剑四》了。更何况我这这个计算方法相当粗糙,真实情况只多不少。
现在你明白为啥订阅费用越来越贵,可平台还是很难挣到钱了吧?
对于用户嘛,就还是资本主义老一套,承担一部分抽成带来的额外成本吧。
不得不说,渠道分成的商业模式,简直比租佃制还完美——用户支付一块钱,渠道就抽三到五毛,风险全都开发者承担,而且和耕种土地不一样,一个应用流水不高不要紧,有高的就行,连时空上的局限性都没有。
这种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,显然谈不上健康。
作为诞生自旧社会的生产关系,租佃制毫无疑问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形式。
然而随着历史的一声诡异回响,这原本已经消亡的封建制度,在最能代表信息技术革命的互联网行业,复活了。
这次它叫:渠道分成。
分成?吸血!
在我国,租佃制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,在汉代大规模出现,绵延两千五百年,直至解放后被终结。在西方,罗马帝国初期也形成了具备类似性质的制度,隶农制(coloni);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形成后,极具欧洲特色的各式租佃制不断涌现,例如法国北部的métayage,意大利中部的mezzadria,拜占庭的paroikoi 等。
国外的类似名词虽也译作“租佃”或“佃农”,但在制度上有诸多不同,类似用五等爵翻译欧洲爵位,对应关系其实并不准确。
对半均分是很常见的地租率 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记载:“或耕豪民之田,见税什五”;欧洲情况也大致类似,比如mezzadria就有一分为二的意思。至于更残酷的三七、二八甚至一九,也很常见。根据《莱阳市志》,1943年,莱阳县地租率多数为40%,在全国就算比较轻的。
看着这样的分配比例,很难不觉得“苹果税”与“安卓税”颇有点“古风犹存”的意思。
ios平台抽佣30%也算人尽皆知,但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清楚,这种分成机制不是只对付费软件或游戏内购生效,它覆盖所有“基于苹果提供的应用内购买(iap, in-app purchase)服务的app”。
翻译成人话就是,但凡你通过ios支付通道花钱了,苹果就会抽走30%,这也包括绝大部分形式的增值服务(某些情况会降至15%)。
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同一app在苹果和安卓上的订阅服务价格不同,以及很多内容创作者特意强调不要在ios端打赏的原因。
至于安卓,国外通常是统一的30%,特殊情况只低不高。到了国内情况就复杂多了,各手机厂商内置的应用商店、第三方平台,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。
比如华为的应用商店抽成基本在除了教育类应用低10%,各方面基本都与苹果差不多——除了游戏内购是“见税什五”:硬邦邦的50% : 50%。
数字时代的真正地主,是手机厂商
这并非个例。五五开是目前安卓渠道针对游戏这头肥羊的普遍标准,不过和苹果的区别是能谈,关于这一点暂且按下不表。
据说在早期,安卓平台还有渠道拿七,乃至九的离谱案例——哪怕是奴隶制社会发展出来的隶农制,地主最多也就拿九分之八。
要知道,渠道抽成是基于流水的,可不管你的开发成本是多少。这无疑给应用程序开发者,尤其是中小开发者带来了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对开发者而言,即使没有任何额外费用,每1元的成本,在ios上要赚回1.45元才能回本,在安卓上则是2元,难度直接翻倍。现实中,发行商以及各类杂项支出的存在,会让这个难度进一步提高。
依赖数字平台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也一样。想想吧,你打赏了中意的抖音主播100块,有30块直接就进了苹果的口袋,抖音都无权染指。假设主播与抖音五五分账,那实际上双方拿到的也都只比渠道多一点点,考虑到公会之类机构的存在,最后每一方落到手里的可能都比苹果少——但苹果可什么活儿都没干。
当年教会的什一税也只抽十分之一,中世纪早期就被叫黑暗时代了(dark ages),渠道商这挥挥手拿走30%的力度,不得叫“最黑暗时代(the darkest ages)”?
别说是普通从业者,爱奇艺、腾讯视频这些大平台也顶不住这么抽血。
就拿爱奇艺来说,2023年会员服务收入总计203亿,假设其中20%来自ios,哪怕按照最低的15%抽成计算,仅这一个渠道就要被吸走6亿多元,都够爱奇艺再拍两部《仙剑四》了。更何况我这这个计算方法相当粗糙,真实情况只多不少。
现在你明白为啥订阅费用越来越贵,可平台还是很难挣到钱了吧?
对于用户嘛,就还是资本主义老一套,承担一部分抽成带来的额外成本吧。
不得不说,渠道分成的商业模式,简直比租佃制还完美——用户支付一块钱,渠道就抽三到五毛,风险全都开发者承担,而且和耕种土地不一样,一个应用流水不高不要紧,有高的就行,连时空上的局限性都没有。
这种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,显然谈不上健康。